本报讯 (记者杨晓晶)现阶段,受消费不振等外界因素影响,我国奶源出现阶段性过剩,奶业如何发展?日前,第三届山东现代奶业发展大会暨齐鲁奶业山海论坛在山东泰安举行。会上,原农业部副部长、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指出,当前奶业正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阶段,承受了巨大的压力,“困难面前,奶业更要走转型升级、高质量发展之路。”
高鸿宾认为,转型升级关键在于结构调整,“这是一场长距离的竞争,政府支持是政府的态度,是对这个行业的引领,但最终发展还是要靠自强不息。”
【资料图】
会上,多位业内人士表示,乳企喷粉、奶价走低等现象并不是奶业发展本身的问题,其最主要、最直接的原因是需求不足、消费疲软。
对此,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也给出数据佐证:2022年全国奶类产量超过4000万吨,达到4026.5万吨,乳品质量安全持续向好,生鲜乳、乳品抽检合格率多年来保持在99%以上。
奶业是健康中国、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,是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。值得一提的是,近年来,牛奶还不断出现在各地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名单当中。高鸿宾认为,作为基本的生活需求,乳制品消费不可能出现一飞冲天的报复性消费,将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。
数据显示,2021年,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折合生鲜乳达42.6公斤,同比增加11.2%,远高于过去10年3%的平均增速。而疫情之后健康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,奶类由过去可有可无的消费品变成了居民生活的必需品。但是,作为基本生活必需品,奶类的消费增长将是一个逐步平稳上升的过程,“不会出现餐饮、旅游那样的报复性增长。”就如多位专家所言, 企业要立足长远,“在若干的不确定性之下,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企业自身”。
事实上,近年来,我国政府对奶业高度重视,设立专门部门,投入资金不断增长。“但是,政府是引导支持,他们扶持的是整个行业,并不是每一个企业,最终发展还得靠行业本身、企业自己。”高鸿宾表示,企业要自强不息,在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当下,克服困难、走出困境、走向辉煌,积极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,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。
卫琳介绍,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将立足当前,妥善化解“卖奶难”问题,进一步推动奶业健康发展。“而这些工作,既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推进解决,也需要主产省立足自身资源,先行先试,走全国奶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之路。希望生产地区能够为产业注入更多确定性,大力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,打造更具活力的产品和营销体系,为奶业消费复苏注入更多确定性。”卫琳表示,当前奶业仍处在低谷盘整阶段,下一步农业农村部相关部门将持续完善奶业发展扶持政策,为产业升级提供重要驱动力。
在奶源主产省山东,其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超过94%,万头牛场达24家,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均居全国前列,尤其近年来经营主体和奶牛规模集中度进一步提高。对于未来发展,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新表示,将继续稳定奶业生产,探索开展“奶农办加工”试点,推动牛奶消费,提振消费信心,帮助企业强化产业风险防范,为产业注入更多确定性;号召企业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,打造更具活力的产品和营销体系,为奶业消费复苏注入更多确定性。
《中国食品报》(2023年04月25日04版)
(责编:杨晓晶)
标签: